
咖啡術語傳達的含義(杯測篇)
一 杯咖啡的好壞,最直接的表達方式,就是進行杯測判斷,這是一種神奇而簡單的感官評測法。杯測是為了消除影響咖啡品質變因的一種評測方式。在同一水平條件下評價和比較幾種不同的咖啡。通過杯測,我們可以測試出咖啡豆原有的風味,以及有沒有摻和雜物等。在進行杯測時,會用到各種咖啡術語來表達及其定義。這一期給大家列出關于杯測(Coffee Cupping)的關鍵術語(Key Terminology),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咖啡杯測專業(yè)術語的含義。 如果還有什么需要添加或者解決的問題,請隨時發(fā)表評論,我會添加到清單中,讓我們一起來填補它!
Cupping(杯測) 一個用來系統地評估咖啡豆樣本品質、香氣、味道的檢測方法。咖啡中有1200種以上的化學分子,專業(yè)的咖啡杯測師能在一杯咖啡中品鑒出數十種味道。也會品鑒出原有的風味,有沒有摻和雜物,分析口感的豐富度以及給出分數。執(zhí)行以上職責的人稱為杯測師,杯測師的味覺不是先天性的,大多數是通過反復的練習,訓練出來的。
Basic Tastes(基本味道) 五種基本味道分別是甜(Sweetness)、酸(sourness)、苦(bitterness)、咸(saltiness)和鮮(umami)。其中,前四種味道可以在咖啡中找到。
Gustation(味覺) 水溶性風味分子,在口腔中被味蕾接收,由神經傳訊到大腦,而產生甜、酸、苦、咸、鮮五種基本味道。在杯測咖啡時只會感知酸、甜、苦、咸四種味道,并不含“鮮”味。
Olfaction(嗅覺) 使用鼻子在氣體中感知咖啡釋放的香味。嗅覺包含鼻前嗅覺和鼻后嗅覺,鼻前嗅覺是指喝咖啡前聞到的咖啡粉的干香和咖啡液濕香。鼻后嗅覺是指咖啡入口后,由口腔進入鼻腔的濕香。
Cupping Roast(樣品烘焙)
樣品烘焙準備 時間:烘焙應在8-12分鐘內完成。 顏色:咖啡豆顏色為58(Agtron基準55),研磨粉在63(Agtron基準65)。 杯測樣品應是在24小時內烘焙的,并且放置至少8小時。
Cupping Grind(研磨) 杯測的研磨基準:70-75%的咖啡粉可以通過美國標準20號網篩(20 mesh sieve)。
Water Quality(水質) 杯測最理想水質的總固體溶解量(Total Dissolved Solids,簡稱TDS)介于125~175ppm,最好不要低于100ppm,但也不要高于250ppm。
Cupping Glasses/Bowls(杯測杯/碗) 杯測容器應為鋼化玻璃或陶瓷材料。容量在7-9盎司(207ml-266ml)之間,開口直徑在3-3.5英寸(76-89mm)之間。杯測碗應具有相同的容積,尺寸和材質,并有蓋子(研磨后立即加蓋蓋子,允許在15-30之內進行,反之需要在15分鐘內進行杯測)。
Fragrance / Dry Aroma(干香) 研磨后注水前咖啡粉釋放的氣體的芳香化合物通過嗅、聞進入鼻腔吸入時的感覺。
Wet Aroma(濕香) 注入熱水之后,咖啡粉與熱水接觸,通過鼻子嗅探到咖啡此時釋放出的香氣。
Break(破渣) 注入熱水4分鐘后,一邊用杯測勺破除覆蓋于表面的咖啡渣(Crust),同時湊近感受此時飄出來的香氣,這個動作叫做破渣。
Flavour(風味) 代表了咖啡的主要特質,中段的感官體驗入口時味蕾與鼻后嗅覺對咖啡的印象。
Acidity(酸質) 指咖啡風味中清爽的有機酸味道;像柚子,蘋果,青葡萄一樣明亮清爽的酸可得高分,像醋一樣刺激尖銳的酸可得低分。
Body(醇度) 舌頭與上顎之間感受到咖啡液的質感、粘稠感與順滑程度。咖啡的醇厚度有?。═hin)有厚(Heavy), 這與咖啡液中的脂肪含量有關。而粘稠度,與萃取出來的蛋白質和纖維物質有關。
Balance(平衡感) 平衡度融合了該咖啡所有的元素,包括風味、余韻、酸質與醇厚度共同呈現互補或是對比的感受。假如咖啡缺乏了某種香氣、口感或者某些特性過于強烈時平衡度的分數會較低。
Mouthfeel(口感) 口感包括對咖啡液在口腔中營造的粘稠度、重量感、順滑感、厚實感、和澀感。在COE的杯測評分表中將Body擴充為Mouthfeel作為評分的一項。
Aftertaste (余韻) 吸入咖啡已喝下或吐出之后,于舌后端殘留的味道與香氣。
|